上纵横小说App,新人免费读7天
已抢580 %
领免费看书特权

第四十七章

为自己正名再上一层保险

魔都,上戏附近一处绿树掩映的幽静教师公寓。

书房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陈年书籍特有的气息。

作为“沪上三兄弟”之一的李志舆教授,穿着熨帖的灰色中山装,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。

听完任权条理清晰、带着明显愤慨的讲述,又看了看坐在一旁微微低着头,脊背却挺得笔直的孟超。

李教授端起青瓷茶杯,轻轻啜了一口,目光沉静如水,却带着洞悉世事的锐利。

他放下茶杯,杯底与紫檀木桌面发出轻微的“嗒”声。

“权子,”

李教授的声音不高,却自带一种力量:

“你说的这些,报纸上的乌烟瘴气,我也看到一些,捕风捉影,甚至恶意构陷,这不是报道新闻!”

他的语气陡然加重,带着一种深沉的痛心:

“文艺界什么时候堕落到,要靠毁掉一个年轻人的前程来博眼球了?”

他转向孟超,眼神温和了许多:“孟超,你的《等一分钟》,我昨天特意听了,这歌‘扎心窝子’。词写得好,曲也动人,这很难得。”

他顿了顿,语重心长:“过去的事情,是生活给你的磨难,不是烙印在身上的耻辱。

一个演员,一个歌手,真正的价值在于他用作品传达了什么,感动了多少人。

挺直腰杆,把心思用在创作上,用更好的作品去打那些小人的脸!”

“谢谢李老师!”

孟超抬起头:“谢谢李老师,我晓得。”

李教授满意地点点头,对任权和李彬彬说:

“行了,这事,我知道了,我们这些教书匠,虽然没什么权力,但说几句话的分量,总还有些,不能让一颗好苗子,就这么被脏水泼废了。”

他拿起桌上的老花镜戴上,拿起钢笔:

“权子,你把涉及的主要媒体名字,还有那几个跳得最欢的所谓‘评论家’名字,写一份给我。

彬彬,你帮我联系一下《文艺报》的老王和老张,就说我李志舆,想跟他们聊聊现在文艺评论界的风气问题。”

任权和李彬彬对视一眼,恩师这是要动用他在文艺界几十年积累的深厚人脉,为孟超正名了!

“谢谢李老师!”

孟超郑重地向李志舆教授鞠躬致谢,腰弯得格外深。

“行了行了,去吧。”

李教授摆摆手,脸上带着一丝疲惫,但更多的是长辈对晚辈的关怀:“孟超,记住我的话,用作品说话。”

三人退出了书房,轻轻带上门。

走廊里,那股无形的压力仿佛瞬间消散,只留下窗外绿荫筛下的细碎阳光。

走出教师公寓楼,午后的阳光有些晃眼。

任权长长舒了一口气,用力拍了拍孟超的肩膀,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语重心长:

“阿超,看见了吧?这就是咱们上戏的底蕴,是‘沪上三兄弟’的分量!”

“沪上三兄弟”李纬、李农、李志舆都是驰名国内外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。

而且他们家族可以说是演艺世家,在魔都影响力,甚至国内演艺圈都是大佬。

“这次风波,虽然凶险,但也给我们提了个醒,在这个圈子里混,单打独斗太难了,阿超,你还是来上戏镀镀金吧。”

任权眼神明亮,意有所指。

本来还在拍戏,今天特意请假过来的李彬彬也劝说:

“权哥说得对,咱们是科班出身,背后站着的是整个上戏,是像李老师这样德高望重的师长,这就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底气!”

任权点点头,伸出三根手指,一条条给孟超分析。

“第一,人脉和资源,就像今天,遇到迈不过去的侃儿,我们能找到李老师这样的门路。

院校几十年积累的人脉,关键时刻能救命,《文艺报》发声的分量,你懂的。”

他顿了顿,掰下第二根手指:

“第二,背景和护身符。‘上戏学生’这块招牌,本身就是一层无形的保护。想动歪心思的人,也得掂量掂量,会不会捅了学院派这个马蜂窝。

李老师今天的态度,就是最好的威慑。有根有底,别人不敢轻易往死里整。”

“第三。”

任权眼神认真:“系统的培训和拓展。学校给你最正统、最扎实的表演和理论基础,让你走得更远更稳。

更重要的是,同学、师兄师姐、师长,这些都是未来圈子里最宝贵的人脉,大家互相扶持,路才能越走越宽。”

孟超静静地听着,阳光落在他脸上。

其实,经历过这场风暴,他比任何时候都更深刻地体会到“背景”和“根”的重要性。

草根逆袭的故事固然热血,但其中的凶险和无力感,只有亲历者才懂。

自己之前的倔强,总想证明不靠谁也能行。

但现在他明白了,接受科班背景带来的荫庇,不是软弱。

而是更聪明、更有效地利用资源,让自己能更专注于创作本身。

既然决定了,就没必要矫情,孟超笑着答应下来:

“权哥,彬彬姐,你们说得对。以前是我太轴了。”

孟超释然道,“这次我懂了,上戏是我的根,李老师、还有你们,都是我的依靠。这份情,我记下了。以后一起走!”

看到孟超放下心结,任权和李彬彬露出欣慰笑容。

“这就对了!”任权拍拍他,“兄弟齐心!”

李彬彬笑道:“以后有事别一个人扛!不过,”她促狭一笑,“真想进上戏,还得靠你自己真本事考进来哦。到时候……”

任权会意,板起脸模仿教授:“咳咳,就得叫‘师哥’、‘师姐’了,听见没?”

孟超乐了:“放心,我肯定考进去!”他也板起脸,“不过现在嘛…你们可别想提前占便宜!”

三人相视而笑,连日紧绷一扫而空。

放松下来,孟超感觉急需透口气。“权哥,李老师发稿还得等几天吧?”

“嗯,媒体流程需要时间。”

“那…”孟超眼神望向远处,“我想出去走走散心。”

“好啊!去哪儿?”李彬彬问。

“听说…佩佩阿姨在安吉拍李桉导演的《卧虎藏龙》?”任权提议。

“对!在竹海拍碧眼狐狸。”

李彬彬想起来。

想到上次杀青宴上郑佩佩老师的邀约,孟超颇为心动。

提起郑佩佩老师,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,就是周星池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口齿伶俐、神经兮兮的华府夫人。

但很多人不知道,郑佩佩老师成名特别早,更是在1966年出演了《大醉侠》的女主角,是中国影史上第一位女侠,被报界评为“武侠影后”。

自从焦恩骏来的那次,大家在淮海西路登门拜访过郑佩佩老师,上次听说她在徽省拍戏,孟超又专程登门拜访过。

郑佩佩老师性格爽朗豪迈,完全没有前辈大腕的架子,热情地招待了他,还时常打电话让他去家里坐坐。

所以,这次听说郑老师在枝江省安吉参与李桉导演的大制作,孟超立刻动了心思。

玉娇龙和李慕白在竹林之巅的打斗场景,是影史永不会被遗忘的经典片段。

除了探望这位可敬的长辈,孟超内心深处也燃烧着强烈的好奇。

这可是李桉导演的武侠巨制,汇聚了周闰发、杨梓琼、章梓怡、张振等明星,能亲眼看看这“武侠宗师班底”的现场,机会难得。

“我想去安吉探班。”

孟超肯定地说。“佩佩姐一直关照我,那边风景好,也去看看大剧组,学习取经。”

任权觉得不错:“行,开开眼界也好。我帮你安排车?”

“不用。”孟超笑笑,“我自己坐车去,轻便点。”

“好,注意安全,随时联系。”

任权叮嘱,“等李老师有消息或舆论明朗了,立刻通知你。”

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,看最新章节

海量好书免费读,新设备新账号立享
去App看书
第四十七章 为自己正名再上一层保险
字体
A-
A+
夜间模式
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
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
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,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
福利倒计时 05 : 00
立即领取
05 : 00